——南寧市大力推進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建設
信息來源:南寧日報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居家養老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熱切關注。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面臨的醫療救助難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安全感,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托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大力推進南寧市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建設。該平臺以“一鍵報警”為核心功能,將智能化設備與完善的醫療救助體系相結合,當老年人遇到突發疾病或其他緊急情況時,只需按下安裝在家中或佩戴在身上的“一鍵報警”裝置,平臺即可迅速響應,前往救治。
及時救助守護危急時刻的“生命線”
今年1月底,79歲的周爺爺和75歲的老伴韋奶奶與家人正在吃團圓飯,突然韋奶奶哽噎、無法言語,并逐漸開始昏迷。周爺爺緊急按下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一鍵報警”裝置的按鈕。南寧120調度員接到求助信息派出救護車后,立即通過電話遠程指導周爺爺和子女對韋奶奶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韋奶奶得到及時救治,轉危為安。
南寧市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主要服務對象為獨居、空巢、失能老年人以及其他特殊群體,“一鍵報警”裝置可以安裝在家內衛生間、床頭,或者佩戴在身上。后臺會提前錄入服務對象的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基礎疾病等,緊急時刻,只需輕輕按下該裝置上的醒目按鈕,一條包含老年人位置、基本健康信息的求救信號便會即刻觸發,直達話務中心、子女或者緊急聯系人的手機。
在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每一次呼救記錄、健康監測數據、日常服務反饋都匯聚成海量信息池,經精準分析,勾勒出每個獨居老年人獨特的“生活畫像”。
精準定位覆蓋鄉村急救“最后一米”
南寧市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為老年人配備便捷、高效的呼救設備,成為老年人特別是鄉村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必備呼叫救助裝置。
“去年10月,我父親獨自在家,突然覺得呼吸困難,按下‘一鍵報警’后就倒下了。南寧市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在調度救護車的同時,馬上通知作為緊急聯系人的我,我得以立即趕回家,進行基礎的急救處理……”家住青秀區劉圩鎮某個偏僻村莊的潘先生說,經過多方協助,其父親得以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鄉村地域廣闊、交通相對不便,醫療資源分布稀疏,鄉村獨居、空巢老年人在需要醫療急救的時候,往往比較突然,但因為語言障礙或者地址報不準等情況,極有可能耽誤急救派車。”南寧急救醫療中心通訊調度科負責人說,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在接收到求助信號后,可以迅速聯動緊急聯系人,因為定位準確,節約了派車時間。120調度員還可以根據報警情況對緊急聯系人進行遠程視頻醫學指導和圖文指導,能第一時間給予基礎的急救處理,如心肺復蘇、傷口包扎、防止窒息等,為后續專業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切實保障鄉村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讓他們在家中養老也能有堅實后盾,無懼突發意外。
科技賦能書寫民生“滿意答卷”
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建設,是南寧市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行動。自2022年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啟用以來,全市已在平臺完成注冊“一鍵報警”用戶數36400戶,直接服務約12.5萬人,輻射受益近30萬人;共派出救護車280車次,救治急危重癥老年人151人,為老年人生命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對于有獨居老年人的家庭而言,居家養老呼叫救助平臺的出現,讓子女即使遠在千里也能收到父母的求助訴求,讓父母在出現意外時能得到急救人員及時救治;急救中心可以根據報警信息及時獲取地址、病情,提前做好相應的急救準備,準確快速派出救護車輛,爭取更多的“黃金救援時間”;社區可以依此制定個性化關懷計劃,對空巢、高齡、體弱甚至是失能老年人重點巡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政府部門可依據“生活畫像”統籌資源,精準投放養老設施、優化社區服務布局。